“虫先知”有害生物监测产品
-
林业有害生物传统测报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查,导致有害生物测报效率低;在部分地区,因为海报高、易发生地质灾害等原因造成日常巡查困难,大部分偏远林区未设置巡查点,不能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;同时传统测报获得数据无法有效率利用、数据获取渠道窄等问题,都使得数据无法对测报、防治工作起到辅助决策作用。
针对林业有害生物传统测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,搭建面向有害生物测报人员、专家、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“1+1+1”模式有害生物产品测报产品,包括
一套具备及时、准确、安全病虫害数据采集能力的多型号智能监测终端;
一套支持病虫害测报防治人员、专家、主管部门沟通、协作的有害生物管理云平台;
一套支持公众、测报人员识别病虫害种类的科普服务工具。
产品总体特点:
便捷性:无线传输数据,实现远程自动测报;
智能化:通过图像识别,提高智能化水平;
专业性:监测过程有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;
社会化:通过拍照识虫实现社会化数据获取。
智能监测终端图
终端特点:
-
一体化杆体设计,便于运输与安装;
-
太阳能板和低温锂电池,适应各种极端天气;
-
2G/3G/4G/800M等多种网络,适用于林区复杂网络环境;
-
集成温度、湿度等多种传感设备;
-
远程设置终端设备启动、拍照等参数;
-
自定义拍照时间定时或随时拍照;
-
一套杆体和控制器,同时安装多个性诱或灯诱的诱捕器;
-
根据害虫发生的季节性特点,一年监测多个虫种;
-
适用于安装公园、苗圃等农林园区以及不便日常巡查的偏远山区;
-
后期维护比较方便,定期清理及更换诱剂;
终端拍摄样片
设备管理、控制中心:
-
基本信息:设备的位置、安装时间等基本信息;
-
关联信息:绑定网卡、诱芯等信息;
-
指令发送:控制设备拍照时间等;
数据接收、预警中心:
-
数据接收、处理(计数)能力;
-
各类预警信息展示:包括超出阈值、诱芯到期、网卡到期提醒;
-
数据应用中心:
-
统计分析:充量单日发生量统计、累计发生量统计;
-
数据支持生成《有害生物分析报告》;
-
基于专家测报分析模型,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虫情信息,更加准确的分析测报虫害发展趋势
“虫先知”APP或微信小程序:
-
信息查看:监测的图像信息可以随时查看;
-
信息推送:推送各类提示信息。
-
微信小程序界面图
“虫先知”微信小程序
主要包括三个功能:
-
拍照识虫:拍昆虫照片,识别昆虫种类;
-
虫种查询:查询特定种类昆虫的习性及防治措施,为社会公众、测报员提供技术支持;
-
监测平台入口:进入专业监测平台。
-
虫先知小程序界面图
产品分布
产品分布于北京、青海、宁夏、内蒙古、四川、云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苏等10个省市。海拔2千米以上40台,海拔3千米以上15台。
产品分布图
典型案例及成效
北京市黄垡苗圃位于大兴区礼贤镇东黄垡村东,苗圃总面积为170.04公顷,权属林地面积161.8公顷。18个地块共安装设备18台;监测美国白蛾、双条衫天牛、光肩星天牛、梨小食心虫、白杨透翅蛾5个虫种;
黄垡苗圃设备安装分布图
2019年 8月初到10月底,每台设备每天拍摄2-3张照片,共计拍摄4100+张照片;
-